国考公示后不去的后果?
如果你考了国考但是公示后不去,会导致你这次的国考资格失去,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能再次参加国考,这个后果是比较严重的
因为国考有非常高的竞争性,如果某个岗位有很多人报考,成功率会变得非常低,因此如果你有资格参加国考并且已经报考了,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不要轻易放弃
如果你决定不参加国考,那么可以选择其他方面的职业发展,同样也可以获得成功
不过,在决策前一定要慎重考虑,衡量出一个更优的选择
关于这个问题,如果国考公示后被录取却不去,可能会面临以下后果:
1. 录取资格被取消:如果考生不去,将被视为自动放弃录取资格。
2. 限制再次报考:考生放弃录取资格后,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时间限制,不能再次参加同一岗位的国家公务员考试。
3. 影响信用记录:放弃录取资格可能会对考生的信用记录产生不良影响,可能会对考生的未来职业生涯产生影响。
4. 浪费机会: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如果放弃录取资格,可能会浪费考生曾经付出的所有努力和机会。
考公务员这么火这么难,为什么还有人在入围之后或体检前放弃呢?
考公也分三六九等单位和地区,同时有更好的肯定不会选差点!很多都是广撒网重点培养,省考、国考和事业单位招考同时填报,考上哪个算那个,如果都考上了,再优中选优,从身份、单位层级、工作地点、收入情况等各方面具体分析,最终选择最合适的!这中间就存在入围或体检前放弃的情况了!
公务员虽然具有在职在编,收入稳定,旱涝保收的优势。但是,诟病也不少。
1、收入属于既不会让你饿肚子,但是也不会让你富得流油,作为25年工龄的资深公务员,收入只能是满足生活必须,依靠省吃俭用,艰苦朴素,略有小点结余而已;
2、在体制内,个性是个奢侈品。如果你要积极追求进步,必须不断调整自己,根据工作岗位需要,去适应、去改变,去打磨;
3、管理过于死板,国家公务员不准在企业***、不准从事第二职业等等相关规定多的不胜枚举,出了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不能再有其它非分之想;
4、干部评价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客观存在;
5、晋升通道狭窄、公务员处于“抬头尽是***,低头尽是脑袋”的尴尬地位,尤其是县乡两级尤为突出,拼尽全力,正处退休,也是“祖上诈尸”的福气了。
考生A同时报考了国考和省考,面试都通过之后,权衡再三选择了待遇更好的国考单位,放弃了省考的岗位。
而且虽然公务员很火,但是每年体制内迫于压力和自身原因辞职的人也很多,公务员也只是一份职业,考上了工作几年发现不适合自己,放弃离职也很正常。
#头条职场说#应该说,考公入围之后或者体检之前放弃是个别现象,即使近年来由于个人发展需求,放弃人数相对有所增长,但是依然不能说是“常态”或者“热现象”。不过这种“热现象”说明,公众也许更加期待越来越多的公务员放弃录取资格,以提高他们的录取几率。
当然,这种现象还是对未来职业规划选择的结果,也是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在考取公务员后,与参加考试之前的参照的点已经发生变化,如有了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途径了解这个职业,部分群体也必然会根据自身条件来衡量得失。比如,最现实的工资待遇问题。但我国公务员工资待遇并不高,而且工资增长幅度较小,面对高房价和高教育投入的压力,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公务员的工资水平难以维持家庭的开支,因而更有理由选择放弃录取资格到薪水。又如,也不排除个别职位所在地比较偏远,当时报名时没有想清楚,实地考察之后并了解到公务员不能考公务员等政策后,无奈放弃的可能也有一些考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