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的外国律师事务所哪家强?
Deacons
在香港排名第一的外国律师事务所是Clifford Chance。
Clifford Chance(高伟绅),现共有191名律师。作为magic circle之一,是一家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律师事务所,伦敦总部创立于1802年。位于香港的办事处设立于1980年,除了香港以外,在全球25个国家还设有35个办事处,其中在北京和上海的办公室分别成立于1985年和1993年。
为什么香港法官是外籍?
香港回归前属于英国,当然就有英国籍的法官了。香港回归时,中央***承诺香港现行制度五十年不变,当然包括法律制度,香港法律制度属于英美法系,考虑到欠缺相关人才,除首席法官外就允许留用或选任原英国国籍的法官。
1.香港的法制史承袭的欧美,确切的说是继承的英国。
在港剧中,头戴***发,面带庄严。
2.香港人对一国两制看得很重,你认为中国籍法官在香港法官中占据多数,民众,知识分子,上层能接受?
3.***回归之前,很多年前出生的自然就是香港,英国双籍贯。
那些能混到***官,高级法官的都是60后,或者70后,所以显示是外国国籍,双重国籍占据多数。
4.邓公的承诺是香港回归,歌照唱,舞招摇。时间限制是50年。
到了时间,你认为还会有双重籍贯法官?
5.虽然是外国籍和双国籍,但你在中国香港当官,就得受中国法律体系辖制,也就是接受最高法领导。
香港的***官都是由特首提名,议会通过,中国最高法***官授予任命的。
香港法院很多法官是外籍法官,2016年,香港行政长官***签署委任状,任命17人为2016年新一届香港终审***的常任和非常任***官,仅有两人为中国香港籍,其余均为外国国籍或双重国籍。
这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英联合声明谈判中相互博弈妥协的结果,最终形成《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除了香港终审***和高等***的首席法官以外,对其他法官的国籍均没有限制。这是是历史形成,是既成现实,中国***同意,香港社会同意。原因有几个:
一、香港回归后,一国两制,香港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保留原有的普通法制度,须要熟悉普通法的人才。这里稍微介绍一下两***系,一是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特点。主要在欧洲大陆、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大陆。二是普通法,并非以成文的法律为基础,而是用一个一个法官的判例,形成的整个法律体系。美国、英国及其曾经的殖民地,基本都是普通法系。特点是法庭对抗制,陪审团制,判决标准相对灵活。戴上代表庄重公正的***发,是普通法的法官特色之一。
二、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城市,国际资本聚集,需维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如果各路国际资本都跑了,香港也就香消玉殒了。回归后香港司法机构继续聘用“外籍法官”,有助于增强外国人(尤其是国际投资者和与香港有商贸来往的人士)对香港的信心。“外籍法官”一直被视为是香港承诺继续维***治和司法独立的象征。
三、香港的司法界原来也有不少外籍法官,继续保留他们的职务有利于保持司法制度延续性。
香港终审***的外籍法官接近2/3来自英国 1/3来自澳洲,还有一个两个新西兰的法官。这些外籍法官一般都是在自己国家的最高或者州高等***退休了,被聘请到香港终审***。这一机制是由香港最高***李国能法官开创,希望能够提升香港判例在普通法世界的地位,因此高薪聘请他们这些普通法世界最聪明的脑袋来香港。 很多人担心外籍法官在涉及大陆的案子上的看***不会不公正,从近十年的判例来看,似乎外籍法官对大陆更友好一些…
外籍法官的存在,特别有助于彰显香港司法的公正权威。近来英国停派法官,知道港府怎么回应的吗?都什么年代了,还信“领事裁判权”那一套?新加坡建国初,直接把最高裁判权赋予英国,知道吗?
香港回归25年了,要充分体现港人治港,就应该法治权掌握在爱国爱港的港人手中,一个披着***发的外国人来判决港人,掌控港人的生死大权怎么看都是不妥当,与港人治港有冲突!
香港输入外籍劳工计划怎么申请?
香港输入外籍劳工***需要满足一定的申请条件,并且程序相对复杂。
2 申请人需要是持有香港特区护照或居留权的雇主,且所招聘的外籍劳工需要在香港缺乏相关技能或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