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被清***废除的科举制度,最后一次是考的什么
1、改革后的科举考试,不管乡试、会试,都仍考三场,第一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第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篇,第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以上一切考试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策论均应切实敷陈,不得仍前空衍剽窃。”废除八股,***纳现实问题为考试题目,这是极为重大的变动。
2、废除八股文的历史***发生在清末新政时期,具体时间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这一年,清***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开始实施新政,其内容与之前的戊戌变法相似。1902年,清***宣布停止科举考试并废除了八股文的运用。到了1904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举行,从此八股文彻底废止。
3、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级考试,通常由皇帝亲自主持,因此称为“殿试”,即在宫殿中进行的考试。它是整个科举制度中的最后一道考试,考中者可以直接进入官场,成为朝廷的官员。殿试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以下是对殿试的详细介绍。
4、年7月4日清晨,在礼部会试中选***的273名贡士,从中左门进入保和殿,历经点名、散卷、赞律、行礼等种种仪式礼节,准备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主考的殿试。参加这次殿试的贡士还有谭延闿、汤化龙、蒲殿俊、沈钧儒等。清廷于次年宣布废科举,因此甲辰科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