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朝廷官员一月的俸禄多少?休沐是什么意思?
关于古代朝廷官员一月的俸禄有多少,问题有些宽泛。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官职,俸禄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这里只以宋代前期、明代、清代的知县为例。
北宋前期,一名知县的俸禄由几个部分组成:禄米80石(每年),月俸1750文,伙食补贴350文每月,役仆补贴1600文每月,杂用350文每月。北宋中后期官员俸禄又有调整,不赘述。
明代,知县(相当于县长)是正七品官,月俸主要是禄米,每月7.5石。明代官员正式俸禄之薄,可谓是历朝之最。为了弥补俸禄之薄,明***想了一个办法:给官员配备柴薪皂隶,这些柴薪皂隶由官府向民间征用,无偿服役。后来变通了,被征用的皂隶可以不服役,但得缴钱,每人每年交20两或40两之类。 这笔征用来的收入则发给官员。知县有4名柴薪皂隶的配额,所以每年可以向民间征用八十、一百多两银子。
清代,七品官的年俸是45两白银,不过,从雍正朝开始,朝廷被告养廉银制度,知县按其任职县事务的繁简,每年有几百、上千两的养廉银。可以看出来,在清代官员的合法收入中,俸禄只是零头,养廉银才是大头。
但这笔合法收入是不够一名知县的正常开销的,因为清代几乎每一个县衙都需要聘请一位至几位师爷,而一名师爷的年薪大约是一千两银子,这笔钱由知县自掏腰包。换言之,清代知县的合法收入只够用来聘请一名师爷。所以,他们必须另谋其他灰色收入,才可以维持体面的生活。那些灰色收入,叫做“陋规”。
至于“休沐”,字面就是放假让你回家洗澡的意思,引申为***期。古代官员其实也是有***期的,除了法定节日之外,每旬也有一天“休沐”。
这个问题在本人头条文章<公务员报考必备:秦汉、隋唐、宋金、元明官吏工资待遇一览 结果让你很震惊>中有很详细的说明。现在就以一个中等县令的待遇来做说明。因为不同朝代的官员待遇不同,细分有年禄,月俸,增加年俸[元朝独有对中下层官吏的待遇],职田收入,以及其他一些实物待遇,等等这些都的年待遇合计。
秦朝和西汉待遇一样,都是600石每年;
东汉400石;
隋朝110石;
唐朝1138石;
宋朝375石[宋朝以给钱多,折算为实物不多];
金朝627石[金朝和宋朝相反,发实物多,钱少,因为流通的钱不多又少铜];
元朝1007石[元朝的特点是***和中低官员的收入差距不大,特别是吏的待遇,是历朝历代最好的,没有之一];
明朝162石[明朝是典型的穷做官,待遇很差,想要过好的生活,不贪不行]
如果按照秦汉时期的物价折算,待遇最高的是元朝,其次是唐朝,第三是金朝,第四是才是宋朝。
元朝极少开科举考试,那汉族文人靠什么进入仕途呢?
元朝时***的地位很低,几乎不在***里选用官员。做为马背民族的蒙古人,他们只是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军事帝国,并没有建立成一个,与军事相同强大的政治体系得不民心,也因此元朝的历史不满百年。
我估计元朝根本就没有开设科举考试。因为,当时蒙古统治者根本就没有把***当人来算。根本不会让***进入仕途当官。当时的蒙古统治者划分四个等级,蒙古人,色目人,北方的***人,***。
在当时,蒙古人要是杀了***是不需要坐牢的不接受任何其他重刑。只需要赔偿,较少的金钱就可以了就相当于牲畜买卖。而色目人欺负***也是不用受刑的,色目人是指眼睛有颜色的人,也就是胡人。在,元朝中上层的官员都是蒙古人或者色目人,绝对不会有***。
所以元朝时期得读书分子,没有办法通过科举考试当官。而他们拥有的情怀和文***没有在官场办法发挥。只能在民间上发表文章,这就是元曲能兴盛的原因,因为他们写这些圆圆曲,既可以发挥自己的文***,而且他们写这些是有稿费的,可以有钱维持生活。而且这些设置也可以通过这些***来抨击现实和社会,表达自己的不满。就著名的就是关汉卿的《窦娥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