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进士是当年发榜,还是次年发榜?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最高一级的功名。隋唐时期设有诸多科目,其中进士科最为人们所重视,视为入仕正途。
唐朝的武则天将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考进士)设为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并主持考试。
得中进士又具体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俗称状元、榜眼、探花;二、三甲分别赐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一甲立刻可授官职,二、三甲则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故对于进士中的二、三甲有“三年登上第”之说,意思是考中进士三年才授予其官职。
唐***进士,学子们赴的是“秋讳”,而发榜则是在春天,所以也叫“春榜”!发榜之时,长安城中春花正盛,春意盎然!各地的学子会聚长安城,等待着属于自己的荣光!
有何为证呢?
孟郊这个唐代很有名的诗人,相信很多人都会背诵他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但是孟郊还有另外一首诗,就和这个唐代的“高考”及“发榜”分不开了!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当然是当年放榜。不论春闱与秋闱都很快放榜的,除非有考场舞弊行为被发现。武则天为了选拔自已的人才来控制朝政。将最后一关作为殿试,亲自选拔录用。将及笫进士分三个等级,三甲。进士、赐进士、同进士。
唐代的科考,正常情况下一般是春正月或三月组织考试,称为“春闱”,考试后均于当年放榜(张榜公布)。唐武后当政时期,将科考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将会试改为由皇帝亲自命题并参予监督考场秩序,称为殿试。改制后,每年考试通过合格的“举子”就晋级为“进士”。而每榜的“进士”总体上又分为三个级别,被称为“三甲”:
一“甲”共取三人,由当年主考大臣拟定备选名单上报,再由皇帝御笔亲自圈定大名单,经皇帝再次亲自面试后,做出最终决定,一般情况下取的都是当年考试的前三名(当然,暗箱操作之类不算;此外还曾有个别人因家庭出身犯皇帝忌讳、名字惹皇帝不高兴不喜欢等因素而被剔除),然后重新排定当年科考最终的第一、二、三名,依次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再由皇帝亲自认可并颁旨册封“赐状元及第”、“赐榜眼及第”、“赐探花及第”。这一甲的三人正常情况下都是由皇帝在考试结束后就授职给安排正式工作的,不过第一个工作岗位一般都是翰林院编修或是著作郎、校书郎之类的文职小官。不过这些人通常很快都会得到重用,提拔晋升也要比一般人快得多,象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南宋末期的文天祥、陈文龙等都是状元出身,唐代的岑参、王建等都是榜眼出身。可见,这“一甲”“三元及第”学历证书的含金量还真是极高的!
除“一甲”三人外,“二甲”为赐进士出身,“三甲”则为“同进士出身”,二、三甲录取人数各个朝代、时期不尽相同。后两甲的“赐进士”及“同进士”们,只通过了殿试还不行,这按过去的说法只能算“登科”,一甲为“大登科”,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一跃龙门直入官场;但二甲、三甲的“小登科”则不行,当年是不封官职不予安排工作的,需要统一进入翰林院进修学习(按现在的说法也可称之为“实习”或“试习”)三年,期满后必须再次通过考试评审,经朝庭认定合格后,才算全部达标,称为“登第”。只有“登”了“第”,才算是真正具备了为官做宰的资格,比现在的公务员身份还要更厉害些,因为这些最终“登科登第”的人中,已经没有“吏”,而全部都是“官”!
而二、三甲在翰林院学习进修结业经考试合格而“登第”的人中,按照最终考核评审的结果,也是分档次的,其中成绩优异表现优秀的,被评为“上等”或“上第(上等及第)”。“三年登上第”,即此之谓也!
唐朝是怎么过年的?
唐朝人过年的方式可比现在有趣多了,许多风俗一说出来,很多人都会误以为是抄袭了日本的民俗,实际上那些都是唐朝原生的民俗,恰好被当年的日本学了去。
那么唐朝人究竟会怎么过年呢?
现在人过年,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唐朝人也有类似的习俗,但是那时候叫做挂桃符。所谓的桃符,是在木板上画上“神荼”“郁垒”两位门神的画像,再贴到门上,用以辟邪。
当时也有人开始写春书,将一些简单的对偶句写到纸上挂起来,如“五福除三祸,万古殓旧殃”,目的都是为了讨个吉祥。
除夕夜,家家户户还会在院子里堆砌柴火,这叫“燃庭燎”。就连皇宫里也不例外。除夕是一年之末,人们会在燃庭燎的时候,把家里旧的扫把、鞋子扔进火堆里烧掉,除旧迎新。那时候也有类似放鞭炮的习俗,人们会将竹竿放进火堆里烧,竹竿爆裂发出噼噼***的声音,也起到了辟邪的作用。一家人就会围着院子里的庭燎饮食、闲聊、守岁等等。
除夕这一天,还会有驱傩的队伍进宫里祈福纳祥。民间一些地方也有类似的驱傩活动。驱傩说起来很像是今天一些农村地区还保留着的游神活动,人们会戴着各种面具,唱着驱傩词祈求新一年的和顺安宁。
从唐代开始,春节享有***法定节日,给***七日,以大年初一为中心,初一之前后各放假3天,加上初一刚好七天,朝廷照例举行早朝大典,民间则合家团聚,设宴欢庆,春节成为元日或元旦、新年。现在的年夜饭可也是唐朝人发明的哦!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聚在一起,吃过团圆饭,全家人要围火盆到天明,称为“守岁”!过年还要吃五辛盘,又叫春盘,由五种有辛辣气味蔬菜拼成的,以此发散五脏中的陈腐之气,此外,还备有胶牙饧、柏叶酒、屠苏酒等,食品和饮料,其时风俗是长者后饮,最后饮者称蓝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