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众安全相关考点?
一、***背景:
记者从海南省检察院获悉,海口市龙华区检察院经审查决定,日前依法以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6·16暴力阻拦公交车司机安全行驶案”犯罪嫌疑人熊某江批准逮捕。
据介绍,2019年6月16日,犯罪嫌疑人熊某江驾驶电动车逆行经过海口市海秀中路禧福新城时,在辅道上与范某宇驾驶的30路公交车险些发生碰撞。熊某江恼羞成怒,将其电动车推到公交车前面将公交车拦住,并与下车查看情况的范某宇发生口角。
范某宇在发现未发生碰撞后返回公交车,熊某江冲到公交车上与范某宇理论,并站在车门处阻拦司机关门,继续与范某宇争吵。范某宇要求其下车以免耽误行车,但熊某江不依不饶,不肯下车。随后范某宇将车门关住,发动汽车向前驾驶,熊某江便上前用双手勒住范某宇脖子,后用手拉扯范某宇握方向盘的手,影响范某宇正常驾驶公交车,致使公交车偏离机动车道行驶到公路边的绿化带中,并撞到绿化带中的交通指示牌的铁柱。熊某江遂从车上跳车准备逃跑,被在场群众抓获移送随后赶来的民警。
好老师、好课程、好服务。一边是招不来老师,一边是疯狂报考,教师的招考为何如此魔性?
我们这个中部三线城市,每年一到开学季几乎所有的小学都缺老师,甚至有的学校开学半个月老师还没法到位。难道这真的是招不到老师吗?很显然不是这样的!
现在市区在不断的盖房子,外来人口不断的在涌入,每年新生的生源根本就不确定,只有到8月份才有生源报名登记的摸底结果,此时突然发现老师不够用,于是就开始组织教师招聘。但这些招聘千篇一律的都是聘用制,根本就不是教师编制考试。
这种聘用制的考试一点也不简单,笔试和面试两样都有,包括资格审查也很严格,但即便是这样千军万马的过独木桥拿到了聘用合同,实际在工作过程当中得到的工资和相关福利待遇却不理想。在编的老师可以享受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第13个月工资,还有年终的一次性奖励等,但聘用制老师的待遇只有合同中规定的一个固定额度的工资。即便遇到编制老师中途有调整工资的情况,合同制老师在合同期内的工资也是不变的。在这种情况下,合同制老师的流动性就增加了,大部分合同制老师在职期间都会继续参加编制考试,一旦考试成功或者遇到其他的机会都会跳槽走人。我想这可能就是公办学校老师招不进来的原因。
而对于热烈报考教师岗位的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这个主要体现在各个地方教师编制考试,这一类考试是承诺给到编制的,要知道现在的教师编制卡得很严,每个学科每个区县每年也有几个编制,并不是缺多少老师就补充多少编制,所以师范类毕业生都是异常的珍惜这样的编制考试机会,一旦有招聘信息都会跃跃欲试,甚至有的大城市编制招录比例比公务员考试还要高。
还有一点就是教师的待遇问题,偏远地区待遇差的学校无人问津,但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好学校优质师资都蜂拥而至。一直被大家传为热点的深圳中学的招聘就是如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等的硕士生甚至是博士生都在抢这一个岗位。
这就是当前部分地区师资不足和报考热烈的矛盾,从表面上看很不正常,其实也在情理之中,是符合人才市场规律的,学校招聘和老师就业实际上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只有互相满意才能达成一致,否则只能是一个尴尬的局面。
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更多关于教师行业的问题,请关注我哦!
一边招不来老师,一边是疯狂报考却挤不进去,教师的招考如此“魔性”,原因很复杂,比如农村中小学教师存在“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再比如参加教师招聘之人对于在农村学校“扎根”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很多人是想以农村学校为“跳板”,第二年或者过几年就利用“人脉***”调往县区、市区或者级别更高的学校去任教。
就拿我们学校来说,我们学校先后来了好多新教师,但都因为我们学校的地理位置太过偏僻而直接想办法调到别的学校任教。这就好比相亲的模式一般:女方看到男方的颜值不高,而且又没车没房,就直接与对方形同陌路。而那些县区、市区的中小学就好比传说中的“高富帅”,所以那些优秀的新教师宁愿在好学校这样的“宝马车上哭”,也不愿意在乡村学校这样的“自行车后笑”。不仅农村的教师涌向城市,就是农村的学生也渐渐向城市靠拢。
所以,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缺少老师,并非是因为[_a***_]招不到老师,而是教育局把招到的老师调到农村中小学,而农村中小学缺乏吸引优秀新教师的魅力导致师资力量流失而已。反观那些交通比较便利、待遇比较丰厚的城市学校,优质的师资力量如潮水一般涌过去。这就好比前不久的深圳中学,就有相当一部分清华北大等顶尖985大学的毕业生抢着千万竞聘。为什么那么豪华的阵容没有来我所在的农村基层学校任教呢?答案不言自明。
如果农村学校的待遇和深圳中学旗鼓相当,那么我们又何须担心农村找不来教师的尴尬?作为从教接近18年的农村教师,我现在的月薪三千出头,换做那些一心想着“进步”的年轻人,他们能在农村学校熬几年呢?当然是一有机会就借助农村学校的“跳板”往上跳,越早走越容易摆脱困境。据我所知,隔壁县区的老师连90后都评上了中级职称,而和我同一届的师范同学,在农村学校的三尺讲台熬了17个春秋,如今中级职称依然远在天边……
同时,在教育生态方面,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差距是非常大的。就拿小学来说,在农村小学,相当一部分学生基本上相当于没人监护——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状况根本不怎么在乎,相当一部分学生连最基本的作业都无法完成。记得一位家长曾经对我说:“老师,我的孩子不就是作业没做吗?顺其自然就可以了!”而在城市的学校,一个班级中出现作业没完成的同学,基本上是另类一般的存在,因为城市的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非常重视,老师的话在学生家长看来就如同“圣旨”一般。所以在职业归属感和获得感方面,城市的老师可以直接碾压农村的老师。
“此生若能幸福安康,谁愿颠沛流离?”在农村就能过上毫无后顾之忧的生活,何须削尖脑袋去竞争压力那么大的其他学校去拼命?所以,教师的招考如此“魔性”,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优秀的教师对优质的教育生态有更大的追求,另一方面生活上的压力所迫。
你认为教师招考出现如此“魔性”的原因是什么?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