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衙门有休息时间吗?
我是吾盂,我来回答。
古代的衙门当然是有休息时间的。
在我国汉朝,官员没上四天班就要休息一天。他们将这叫做休沐。
意思就是官员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每隔四天,皇帝就给你放一天***,让你在家洗头洗澡,时刻注意个人卫生,肯定不能将异味什么的,带到皇帝跟前。
2.唐朝
到了我国隋朝和唐朝时期,因为皇帝的政事大多比较繁忙,给官员的***期也就没有那么多了,他们把每五天一休息改成了十天一休息。也就是说官员上30天班,才有三天的休***。相对来说还是很辛苦的。
3.元朝
元朝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跟中原的很多风俗习惯都不相同。
在元朝的时候官员每年只有16天的休息时间。几乎相当于每一个月才让官员休息一天实在是很不人性化。
地方官员特别是太守,县官这些一般都是住在衙门后堂的,发现问题就会第一时间处理的。地方衙门里的公务员上班的时段一般为:春冬二季,清晨六点签到;夏秋二季,清晨五点半就得签到。如果谁敢无故旷工或迟到,就不是扣点钱那么简单的事情了,依天数和情节轻重,可处以笞刑或徒刑。
内外官员应上班而不到的,缺勤一天处笞二十小板,每再满三天加一等,满二十五天处杖打一百大板,满三十五天判处徒刑一年。倘是军事重镇或边境地区供职的“边要之官”,还要罪加一等。
中央的话,宋、明皇帝早朝的时间一般为寅时,就是现在的3:00--5:00点时间, 据大明会典记载:早朝时,大臣必须***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
凌晨3点,大臣到达午门外等候。 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 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 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 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通常,皇帝驾临太和门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头礼。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与皇上对话,大臣向皇帝报告政务,皇帝则提出问题或者做出答复。 明朝最勤奋的皇帝应该是亡国君崇祯皇帝了,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崇祯雄心壮志,立志做个中兴之主,每日批改各地周折到凌晨1,2点是很常见的,每日早朝必到。
比明朝开国皇帝老朱还要勤奋,可是崇祯志大才疏,虽然勤奋但是还是逃不了亡国的命运。 清代皇帝早朝时间:辰时(7~9时)。 休***的话,一般都是要皇帝批准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古代衙门是有休息时间的。
清朝年间的划分,及时间顺序是什么样的?
清太祖:努尔哈赤(1616-1627)天命
太宗:皇太极 (1636-1644)崇德
世祖:福临 (1644-1661) 顺治
圣祖:玄烨 (1661-1723)康熙
世宗: 胤禛 (1723-1736)雍正
高宗:弘历 (1736-1796)乾隆
仁宗:颙琰 (1796-1820) 嘉庆
宣宗:旻宁 (1820-1850) 道光
文宗:奕詝 (1850-1861) 咸丰
穆宗:载淳 (1861-1874) 同治 德宗:载湉 (1874-1908)光绪